“我认为对中国来说,2013年是很重要的一年,也就是说今年相当于是一个拐点。在过去的七八年中,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终处于一种非常低位的爬行状态,但未来的2013到2015年将是新能源汽车的提速发展期,到了2016年、2017年,新能源汽车将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金沙江基金管理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潘晓峰在2013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主题讨论会中如此表示。
讨论会现场
今年9月中旬,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出台,首批28个推广应用城市名单也已于上月月底公布,未来三年,各地对新能源车的推广数量约为30万辆。如此来看,新能源汽车已行至市场化前夜的最后阶段。
“现在跳进来做电动汽车应该是非常好的时机。对它来说,抗战八年已经结束了,马上要进入的是三年解放战争,我们已经看到曙光了。”潘晓峰以诙谐的话语形象地说明了自己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的展望,“现在投资电动汽车的话,大家有机会成为享受红利的‘离休干部’。”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驱动,尤其对于中国来说,政策的导向性十分明确。
据了解,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名单预计将于12月下旬公布,申报的数量有望达到20万台,而首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共28个)也已于上月月底获批,申报推广数量大约30万台(截止2015年底)。
另外,在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引入了退出机制,达不到要求和目标的车企将“被退出”。国家从“推广”和“退出”双方面着手,共同促进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政策风就算刮起来了。”第一电动网CEO庞义成说,“截止到2015年底的未来两年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投放量可能会掀起一个过去三年到五年都没有过的高潮,也许是20万台,也许是30万台。”
在江淮汽车前董事长左延安看来,他坚信这一轮的政策会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或者是加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使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驱动作用在中国汽车业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被称为“无形的手”的市场的导向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
“我担心的是什么呢?不是政策的问题,是没有好的整车产品的问题。供应链基本能支持做一款放量的产品,关键是汽车厂能不能把你的市场定位准确,这是很最重要的。”左延安坦率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产销量近2000万的中国市场着实十分大,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符合市场的定位?“我认为做的产品首先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而且要有自己核心的东西”,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平向表示。
在张立平看来,开发的车型首先要切合中国市场客户的需求,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续航里程要好,性价比要高,只要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款好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我觉得,如果能够出现一些非常受市场欢迎的、价格能够被接受的产品,可能还不止50万辆。”左延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