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消费者苦等8年的汽车三包10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即使到了实施之时,仍在诸多细节问题上模糊不清,令广大消费者心存疑虑,纠结不安。
纠结一:退车难
与最初的版本相比,汽车三包规定的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前/后桥、车身等7类主要零部件维修更换两次以上,或者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或燃油泄漏等重大、突发的严重质量问题,消费者或可退、换车。不在7类之列的,退、换车几乎是不可能的。换言之,只有车身严重损坏、制动和转向系统失效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等出现问题,才能构成退、换车的条件。
有业内人士坦陈:像刹车失灵、转向失灵等消费者较常遇见的问题,汽车三包规定都回避了,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退、换车或将成为小概率事件。最后确定可以退换车的几大总成系统的技术和质量已经相当成熟,在3万公里内发生质量问题,且两次更换维修都无法解决的概率极低。
“新车一旦被退,涉及到的问题十分复杂,一是谁来承担车辆的折旧费?二是购置车辆涉及交纳各种税费如何处理?三是上牌新车,若要退车,退回的车无法过户,不可能实现所退车辆回购。而对于进口车,其产生的进口关税又该由谁来承担?”北京某合资品牌的经销商坦言,退换车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纠结二:鉴定难
包修、包退、包换的前提是,消费者与汽车厂商、经销商就车辆本身的问题达成一致,这需要权威的第三方鉴定机构给出公正可信的结果。但现实情况是,在我国,汽车鉴定机构有限,基本上与汽车厂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所做鉴定的公允性颇受质疑。
汽车三包第三十六条规定,处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责任争议,需要对相关产品进行检验和鉴定的,按照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有关规定执行。然而,“相关规定”对具体哪些规定并不明晰。这也使得不少消费者怀疑三包政策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一旦消费者和经销商出现矛盾,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仲裁权掌握在谁的手中?鉴定费由谁来埋单?
国家质检总局引入了专家咨询这一快速调解方式,作为解决三包争议的主要手段。但专家库的人员构成在业内颇受质疑,专家库的技术人员多出自整车设计、制造及售后维修领域,多与汽车主机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做出的鉴定很难让人信服。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没有一个国家级的鉴定中心,“三包”的真正落实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只能期待汽车企业的“业界良心”。
纠结三:维权难
汽车三包规定虽然出台,但对消费者而言,将来的维权之路仍然会十分艰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汽车三包规定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将来很可能会被人钻空子;二是汽车三包规定的惩罚过轻,区区3万元罚款对车企来说构不成威慑力;三是目前的条款都是框架性的规定,实施细则等都不完善,很容易陷入取证难、维权难的窘境。
不少消费者担心,如果车子出了质量问题,车主要自己举证,费钱又费力;还有人认为,汽车三包的很多细节都还需要完善。一是在于车辆质量鉴定费用高昂,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另一个原因就是现有汽车质量方面的检测机构太少、不够中立,鉴定程序繁琐、周期较长。在多数情况下,汽车出了质量问题,都是厂家自行鉴定,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状,让消费者无法认可检测数据或鉴定结论。
“维权很麻烦,很费精力。”消费者李先生说,新规出台后,如果厂家不承认车辆有实际的问题,经销商又不会承担相关损失,那么车主要对问题车进行鉴定时,将会有很大困难。
纠结四:执行难
在厂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这本就不平等的三角关系里,汽车三包遭遇“执行难”恐怕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
首先,汽车三包只是一个部颁规章,不是立法,甚至都算不上行政法规。因此许多业内人士对于汽车三包规定能否执行到位报以担忧。
其次,汽车三包将“瑕疵”和“缺陷”混为一谈,大而化之,用笼统的概念“产品质量”泛指。如有些部件是没有办法调整的,现在把法律赋予消费者的权利给肢解了,不单不能够保护消费者的权益,而且加重了消费者的义务,变相把生产厂家的责任给摆脱出去了。
再次,在汽车三包中,并没有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责任界定给出明确的表述,相反,原本处于弱势地位的经销商却仍是责任主体。
“在中国,‘包退换’就好像是个口号一样。即使有了三包,也不会觉得更有保障,就怕下有对策,毕竟牵扯到的利益太多了。”类似意见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尽管国家质检总局正在努力通过一些手段来避免汽车三包沦为一纸空文,但消费者更相信“眼见为实”。(文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