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出发,目的地西藏。昨日,由9辆再制造巡展车、2辆保障车组成的“北京—西藏行”车队,抵达西安,揭开了“再制造车”的神秘面纱,并向大家传递着循环经济的概念。
再制造车“北京—西藏行”西安座谈会
昨日,在新城广场上,停放着9辆汽车,外形看起来与普通车无异,但是这些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都是“再制造”产品。为了让市民零距离接触这类型汽车,现场工作人员打开引擎盖,向围观的市民介绍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知识。
据了解,本次再制造“北京—西藏行”活动由国家发改委组织,车队包括9辆再制造巡展车,车队从北京出发,将历时15天,途径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省,最终到达西藏拉萨,总路程约5000公里。
到达西安后,车队已经行驶了1210公里。一号车司机李敬驾驶的是发动机再制造的长城哈弗H6,谈起驾车感受,他说:“目前看来,再制造车辆行驶过程中与新车并无大的差异,高速公路行驶中油耗小于7升/百公里。”
再制造汽车是否有安全隐患?据这次活动副秘书长卢必成介绍,理论上是没有任何安全隐患,他们这支车队行走这么远的距离,就是为了通过实地测试,检验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质量性能,推动再制造工作。
所谓再制造,是指将机电产品运用高科技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恢复到像新品一样或优于新品的批量化制造过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部主任于光表示,“简单来说,就是对功能性能损坏或者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能再使用的产品进行专业化修复或者升级改造,使其特征不低于新品,同时这一技术要实现批量化生产。”
“与制造新设备相比,再制造的技术设备成本可以节省50%,可实现节能60%以上、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卢必成表示。据了解,早在2005年,国务院就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2008年,14家汽车零件再制造企业获准试点,标志着我国汽车再制造行业真正起步。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五类产品。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扩大了试点范围,有关部门也开展了工程机械、工业机电设备等机电装备再制造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