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以来,商用车市场上半年销量及财报预告相继出炉。高销量和低利润的反差,使各车企经销商纷纷吐槽“不赚钱”,这种种矛盾又一次引来业内对中国商用车“大而不强”的反思。
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商用车依然没有走出“高销量低利润”的围城,其中有历史遗留原因,也有实际市场需求,此外,行业缺乏规范、国内产品技术实力与跨国车企相比较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等,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要解决需要时间。
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跨国商用车的加入,虽然加快了中国商用车从量变到质变的速度,但是同时也让竞争形势变得严峻。在国内市场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商用车是否能实现“大且强”的梦,关键在于中国商用车企的成长速度,是否能跟上市场转型的脚步。
跨国商用车依维柯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7月,商用车共生产237.17万辆,同比增长8.6%;销售239.58万辆,同比增长6.8%。在产销量增长带动下,有报出的半年业绩预告上半年利润增长的有中国重汽、华菱星马、江淮汽车、安凯客车、中通客车和江铃汽车,它们分别预计净利润增长300%~350%、60%左右、56.09%、50%~80%、50%以上和11.43%。
虽然这些上市商用车企预估的报表十分亮眼,但是来自市场的声音却是,不赚钱。
“国内商用车企售车价格过于低廉,是导致其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秘书长裴志浩表示,目前,商用车市场并不规范,各车企打价格战、相互压价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商用车的价格和投入不成正比,直接损害了车企的利润。而反观跨国企业,其单车价格是国产车的一两倍,加之分配合理,获得的利润自然会高出很多。
而对用薄利多销的销售手段卖车,经销商们也很无奈。“以前我们卖一辆车,能够从车价、金融服务、保险、售后等多个环节赚到利润。现在,车辆价格已经压到最低,卖车本身根本不赚钱。各个品牌经销商之间为了争取客户,拼完车价之后,开始拼金融服务,连金融服务的利润都拼进去之后,甚至把保险业务的利润也让了出来。可以说,现在重卡市场的价格战几乎已经到了经销商无利可图的地步。”重庆红岩经销商赵经理这样告诉记者。
河南重卡经销商王经理说:“中国的汽车企业很多都是销量很高,但是实际上利润很少。我们作为经销商,处于销售的第一线,我们没有通过卖车赚到钱,厂家自然也不可能有高利润。”
造成中国商用车利润低的原因,有多重因素,追根溯源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中国重汽宣传专务郭化南告诉记者:“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初期是以卡车制造为主。作为生产资料,它的价格更加贴近老百姓的购买水平。到如今,这种思维定势仍然存在。不管车辆技术含量高低,用户始终认为商用车应该便宜。”
除此之外,汽车工业散、乱、差的问题十分突出,车企数量多,盲目上量,导致产能过剩,产品质量也参差不齐,技术差异化较大,没有技术储备的企业恶意打价格战或进行较大力度的降价促销,虽然通过兼并重组等一系列方法进行治理,但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虽然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升级,那些品质不过关、品牌处于劣势的车型将在竞争中被逐渐淘汰,但是政府也应当加强对车企的管理,规范运营,避免不必要的恶性竞争。同时,扶持优质的零部件企业,真正做强整车。”有关业内人士指出。
无论是通过引进技术,还是合资获取技术,中国商用车产品的技术含量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国内车企也开发了技术含量很高的车型,并且相对接近于国际水平,但销售时我们只能循序渐进地加价。”某商用车企负责人如此说道。
而跨国商用车企业给中国商用车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同时也给中国商用车企带来了生存压力,它们以先进的产品和营销管理手段,在中国大肆扩张,紧逼中国商用车企加速蜕变。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商用车企认识到这一点,在加快转型,完善品牌形象,适时打造中高端产品,注重对企业内部的管理。这些报出利润增长的商用车企,它们认为上半年之所以利润会增长,除了产销量增长的原因外,成本控制和产品结构调整,也是它们共同给出的理由。
郭化南认为,国内企业应该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有将基础夯实,国内的车企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在产品方面,要做到不仅造得像,更要造得好,并且将软实力和技术理念注入产品中,这样的产品才会有增值空间和议价能力,才会在后期市场推广过程当中给企业带来利润。如果真的能从量变到质变,那么中国的商用车行业肯定会有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