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机中心拟暂停34家车企《公告》后,8月23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对存在多项违规、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的18家汽车企业进行了约谈。
据悉,工信部此次对2017年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在办理新出厂车辆注册登记时发现的“涉嫌违规”汽车产品进行逐一核查,确认存在违规行为的出厂车辆高达3163辆。从24日公布的通报名单上看,此次“上榜”的18家车企,主要集中在商用车领域,这再次给整个商用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商用车违规频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事实上,车辆生产一致性问题一直是商用车行业待解的顽疾。由于商用车用途多样、用户对于车辆配置需求大不相同,无法像乘用车一样批量生产,而且客车领域“单点”需求旺盛。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厂商放弃遵循公告参数,而是根据客户个性化要求生产,从而超出可调整和变动的范围,这就导致违规行为的出现。
据了解,2017年各车企主要违规问题有未按规定安装侧后防护装置、车辆识别代号打刻不符合国家标准,外廓尺寸和装备质量与《公告》和《整车出厂合格证》参数不一致等。对此,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商会秘书长钟渭平表示,商用车违规频发,原因有三,一是商用车批量小、产品车型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监管难度;二是大量商用车出厂时是以非完整车辆的形式存在,很多加装工序都是由改装厂和经销厂来完成,而这些环节则很容易出现问题;三是部分企业在日常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导致很多管控流程和标准没有执行到位。
在中铁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维志看来,产品一致性问题之所以频繁出现,主要原因是车企对车辆生产环节的监管和把控不到位,而且严重忽略了一线操作工的重要作用,这就导致车辆出现“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少”的情况。与进口车相比,产品生产一致性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分析指出,对于商用车来说,我国车辆生产一致性问题常出现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一方面由于涉及各方利益链条,所以出现了生产一致性问题;另一方面在流通环节,也就是使用环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比较普遍,运输者对原有车辆进行改装,因为如果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过路费、运输费等成本就会高出很多。
卡车司机意见领袖贺超则指出,现在企业申请公告十分困难,花费大且申请过程漫长。在此背景下,车企为了更快地生产出用户所需的车型,很可能会铤而走险,套用公告。如此一来,市场上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车辆就多了起来。
“定制化”与“生产一致性”并非对立
众所周知,商用车行业有其特殊的市场需求和行销模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按照客户的需求生产车辆,但这样一来,却破坏了产品的初始标准。因此很多人不禁抛出这样的疑问:定制化与生产一致性是否存在矛盾?
事实上,产品生产一致性指的是保证实际生产销售车辆的有关参数、指标等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保持一致,以保证其具有安全性、规范性。而定制化则要求企业在生产车辆的同时,还要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但提前是确保改装后的车辆符合规范和标准。可见,在允许范围内的定制化与生产一致性并非对立。
对此,商用车资深人士李勤(化名)也持有相同观点。“随着卡车司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不断提升以及司机群体年轻化趋势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卡友在追求卡车性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车辆的个性化配置,如车载冰箱、空调、微波炉、电视机等,虽然这些舒适性配置不在《公告》内,却不与其相冲突,还能改善卡车司机在运输途中的生活现状。其实,产品生产一致性的要求更多体现在车辆承载空间上,比如车身尺寸、长度、板簧片数、轮胎大小以及车辆是否安装导流罩等。从这个角度来看,车辆的定制化与生产一致性并不冲突。
卡车司机意见领袖吴坤告诉记者,上世纪80、90年代,广州的商用车市场有大量翻新和走私的日产车,几乎都是组装而成的。尽管在价格上不比国产车便宜,但还是有很多卡车司机争相购买。究其原因是车辆标准化程度高、质量过硬,很多个性化配置符合用户需求,而且还能为用户节省不少的维修成本。而反观当时的国产车,由于质量不过关,运输过程常出现故障,导致卡车司机对其购买欲望逐渐降低。“商用车是生产资料,更是卡车司机的赚钱工具,为了保证他们的切身利益,企业需尽可能的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切记不能为了追求销量而偷工减料,坑害消费者。至于该如何保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还需相关专家深入到一线市场,充分结合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毕竟实践出真知。”他说。
亡羊补牢需多方助力
与欧洲相比,我国商用车发展历程较短,此前乱象丛生,近几年才逐渐有所好转。但生产一致性问题却一直存在,如何解决应对,已成为该行业的当务之急。
“商用车生产企业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寻找存在的可控因素,为盈利而弃规定、标准于不顾,是不明智的。作为汽车企业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产品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因为产品质量好坏与否,关乎千家万户的安全。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来操作,在这个问题上丝毫不能马虎。”李勤坚定地说。
高维志则认为,想要解决商用车行业生产一致性的问题,仅靠车企自律是不够的,还需有关部门加大监察力度。像工信部约谈18家车企这一做法,从车辆规范管理角度来看,是正确且及时的。“对于一些个性定制的车辆,按照客户要求改装后,企业需保证产品的质量不打折扣。除此之外,国家也要有改装认证范围和标准,如果车辆替换的零部件不在相关范围内,改装车辆必须要重新认证。”贺超说,在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稳步迈进的大环境下,国家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标准体系对车辆进行规范和管理。
商用车资深专家表示,保证产品生产一致性既是政府部门强化管理的重要抓手,也是商用车生产企业作为法规条例履行者应尽的义务。希望车辆生产企业、检测机构能够切实加强产品安全质量和生产一致性管理,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品节能环保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