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买车的时候最关心的除了价格之外就是自己的车是否完好无损,如果买到车后得知自己买贵了确实让人挺生气的,但如果自己的车到手后发现外观有剐蹭或破损的话则更是让人抓狂。而一辆车能能不能万无一失地交到客户手中则与其运输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平板车运输or自主驾驶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仅卖车的经销商数量庞大,新车从厂商到经销商之间的距离和路况也不尽相同,这也导致最后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送车方法。尤其是身份较为特殊的卡车,在运送的时候则有更多的故事为人所称道。
卡车厂将车辆送到经销商的方法一般分平板车运输和自主驾驶两种。利用平板车运输可以一次携带多台车,不仅可以完全避免新车行驶对轮胎、发动机造成的磨损,还能将事故率降到最低,是当下最安全的一种送车方式,在国外也较为常见。
由于平板车运输的成本较高,并且某些地区道路狭窄,平板车行驶颇为不便,所以一些厂商会派一名司机直接将卡车开到经销商手里,送车任务结束后司机再乘坐大巴或火车回到公司。随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生产企业都想尽办法缩减成本,自主驾驶的送车模式也逐渐成为主流。
相比于有时还能看到用平板车运输轻卡的情况,重卡的送车任务则更多依赖于自主驾驶。这是由于重卡体积庞大,一台平板车能运送车辆的数量非常有限。外加某些“潜规则”和国内缺乏高端商品车运输车的现状,导致现在很少能看到专业的重卡送车流程。
“背车”无处不在
“潜规则”说的就是曾在2016年被炒得火热的“背车”现象。“背车”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台车的上面再叠一辆车(有时候是两辆),这样送车的司机就可以多赚一辆车的运费,厂家的效率也成倍往上涨。
以自主驾驶的方式送到客户手中的车辆,轮胎、雨刮器片、制动蹄片、玻璃水等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和消耗,或多或少降低了车辆的价值,而“背车”则更加剧了新车悬挂、轮胎和鞍座的磨损。在之前,如果哪个企业被曝出“背车”的事件,一般都会被同行所不齿和嘲笑,但现在“背车”已经成为了行业内无人不知的平常事。
“背车”的现象不光重卡有,轻卡市场也比较常见,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送车成本,提高利润率。随着此类事件不管在网络上曝光并遭到卡友的谴责,目前大多数厂商都把送车的时间定在不容易被发现的夜晚,但实属掩耳盗铃。
本身“背车”行为已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车的磨损,然而个别送车司机在送车途中拉私活的行为则更加缩短了车辆的使用寿命,还会给准车主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2016年7月份,卡车之家曾多次报道某些厂商使用尚未交付的新车运输钢卷的事件,该行为最终致使大量新车的悬挂出现永久性损伤,实为损人利己之行为。
高端商品车运输车难以普及
至于高端商品车运输车则同样是当下国内车辆运输行业的痛点。类似于专门运载轿车的轿运车,国外也有很多专门运送卡车的全挂列车,这些车辆可通过液压油缸和多层式设计来巧妙利用空间,最终达到运送多台重型卡车的目的。此类车型的地板通常为“驼峰式”设计,能最大限度降低车辆的重心,提升安全系数。
然而这类运输车属于专用车,“专车专用”的特性使得其只能用于运输商品车,无法携带其他类型的货物,最终导致成本上的增加。商品车运输车不仅用起来昂贵,为卡车装卸、捆绑、松绑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抛开成本外,高端商品车运输车无法大批量普及也与我国当前的路况有关。我国的公路品质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很多高速公路都出现了塌陷的路段,国道和省道则更不用多说,黄土、石子满天飞的现象并不少见。而平板车由于底盘极低,在形式在颠簸的路面可能发生托底的现象,所以选择的路线也要提前熟悉,无形中增加了一道流程。
商品车运输本身就是一件复杂而又昂贵的任务,“背车”现象的出现也反映了当下卡车市场利益链条的弊病,如何能让企业赚到钱的同时保证完善的运输通道才是最理想的环境。下次笔者会为大家带来更多关于国外的商品车运输妙招,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