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报道了郑州市民朱先生遭遇真假黄标车,在河南省中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和环保部门各执一词中,朱先生很受伤的新闻。
报道发出后,又有几位市民给记者打来电话,他们所反映的事儿几乎与朱先生的遭遇如出一辙。
车辆报废完 才发现是“绿标车”
“我们也不懂,还不是他们说啥就是啥。”昨日,郑州市民杨先生拨通了河南商报记者的电话。或许是太过生气,杨先生的情绪有点激动。
据他讲,自今年8月份郑州市政府开始实施黄标车淘汰工作后,关于黄标车的新闻也是铺天盖地。因为他哥哥有辆11年前买的面包车,担心受此影响,他便提议让哥哥将车送去报废,“强制报废得不偿失,还不如主动报废领补贴呢。”
9月29日,杨先生和哥哥一起来到郑州三联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联公司”)。因为该车长时间没开,也未进行年审,不太确定是不是黄标车,杨先生便向三联公司工作人员询问,“他看了看,说你这车就是黄标车,还说现在报废能领补贴。”
过磅、填表、领了290元车辆回收费用后,两人离开了。可随后去二七区黄标办领取黄标车报废补贴时,系统显示他的车是“绿标车”。
经二七区黄标办工作人员核查,他们已经报废的那辆面包车,实际上是“绿标车”,无法领取补贴。当他把这件事反馈给三联公司后,该公司答复为“是环保局的问题”。他们的遭遇,与朱先生的遭遇如出一辙。
这种情况是谁的责任?
为何会出现同类事件呢?就这一问题,河南商报记者昨日采访了相关业内人士。他认为,单就这两个案例来讲,真假黄标车之所以出现,还要归咎于车主本人和车辆报废公司。
首先朱先生和杨先生兄弟二人并非十分清楚黄标车的划分标准,他们都是看到新闻报道后,感觉自己的车应该是黄标车,才去车辆报废公司询问。
而到了报废公司后,本身心里没底的他们,经过这两个报废公司工作人员对车辆的鉴定,迅速有了信心,并认定自己的车就是黄标车,随即将车以卖废铁的价格卖给了报废公司。
车主本人不清楚,长期从事车辆报废工作的报废公司工作人员难道也认不清车辆的真面目?该业内人士认为,这就是该类事件的第二个要素。
在他看来,朱先生和杨先生哥哥的汽车的报废时间,均是郑州市黄标车淘汰最热时段,不排除因为工作繁忙,车辆报废公司工作人员未尽职责或工作疏忽的可能。
报废车辆前 先查查环保标颜色
划分车辆到底是黄标车还是绿标车,主要是看汽车是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车辆年审时,环保部门发放的环保标志是黄色的还是绿色的。
对于像杨先生哥哥那样,车辆停放时间过长,也未进行年审,汽车是不是黄标车,可以根据汽车的出厂日期来简单判别:一般2000年以前出厂的汽油车、2008年以前出厂的柴油车均属于黄标车。
郑州市公安局交巡警第五大队民警提醒,根据车辆出厂日期来划分黄标车,有时也会不准确,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到环保部门进行查询。
这点在记者之前采访时,二七区黄标办的工作人员也提到过。她称,为了避免出现差错,车主在报废车辆前,可到辖区黄标办对车辆情况进行查询,如果不方便,也可以直接登录郑州市环保局“黄绿标”查询系统进行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