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北京国际车展将于4月29日落幕,从4月20日媒体日开始算起,历时足足10天。在这10天里,尽管有豪车、巨星、靓模充斥人们的视觉感官,但到处乌泱泱的,不是车就是人,赶庙会式的车展似乎缺少一些汽车文化在其中。
尽管“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但即将于4月30日~5月2日在北京举办的首届卡车文化节,还是能够或多或少地给真正的卡车迷带来欣慰,尤其能够让卡迷感受到“文化”的气息。
据不完全统计,总共有11家国内外重卡生产企业将会亮相首届卡车文化节,其中包括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北汽福田、上汽依维柯红岩、华菱星马、斯堪尼亚、曼、一汽青岛、南京依维柯、陕汽、东风柳汽等。
就参与卡车文化节的重卡企业数量而言,已远远超过北京车展的规模。尤其是国际重卡品牌斯堪尼亚和曼,尽管缺席了北京车展,但面对与首届卡车文化节的约会,却显得情有独钟。此外,诸如中国重汽、华菱星马、陕汽、东风柳汽等这些国内主流重卡品牌,也是在缺席北京车展的情况下,前来参与首届卡车文化节。
这足以表明,4月30日~5月2日的首届卡车文化节,其规模已经可以比肩北京车展,或更胜一筹。对于此,不少即将参加首届卡车文化节的重卡企业表示,之所以重视首届卡车文化节,是因为车企十分关注卡车司机生活、注重卡车文化传播,同时,也希望借助这一平台,能够把生产企业的造车理念用实物展现,并通过沟通与交流,最终促进重卡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汽车文化包含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历史、人物、赛事、彩绘、收藏、模型、品牌产品等。在本届北京车展上,能够体现汽车文化之处少之又少,尽管有些许进口品牌或中外合资品牌展位用较小的面积展示出了车辆模型、品牌纪念品、参赛车辆、赛手服装等,但总体规模较小。而对于自主品牌车企而言,“文化”展示则近乎是“开天窗”。就更别提前来参展的数家商用车企业,能够展现卡车文化的元素更少,只有极个别品牌产品车身涂绘有车辆用户品牌LOGO、再或者就是一辆参赛样车孤零零展示。总之,记者认为,北京车展的一大遗憾便是缺少文化元素,而首届卡车文化节却恰恰抓住这一点,弥补了上述的不足与遗憾。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其次依次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顶尖的则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把重卡在中国的发展套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记者认为也是成立的:简单地说,车辆整体制造工艺即可看作是“生理需求”,而把“卡车文化”视作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则一点也不为过。
弘扬卡车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需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重卡的市场保有量达到数百万辆,这一大环境也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追求:重视文化。
我国的卡车文化伴随着卡车产业6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卡车不仅是作为生产资料存在,更成为成千上万卡车司机的一个“流动的家”。另外,卡车赛事不断增多、民间卡车模型收藏、整车收藏、邮票收集等,也在不断丰富着卡车文化。
如今,在我国就算举办的国际A级车展,也很少能专门体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卡车文化。正是因为此,主办方希望通过首届卡车文化节,为卡车供需双方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力图将卡车行业的焦点聚集在关注提高卡车司机驾驶环境、培养卡车企业文化意识,唤起社会对卡车文化缺失的关注,也为中国卡车文化逐步走向成熟添砖加瓦。
即将于4月30日~5月2日在北京房山举办的首届卡车文化节,由中国汽车报社主办。届时,将为广大卡车车迷们提供期待已久的卡车文化展示平台。
这是一个美丽的约会,我们期待您的赴约,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