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之热,毋庸置疑。
然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解决校车安全问题,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正因为如此,找准主要矛盾,统一认识,共谋校车安全大业的诉求更为紧迫,也更为现实。
从目前局势来看,校车安全不缺社会关注,不缺产品,不缺市场需求。通常情况下,倘若同时具备了这些条件,一个行业的大发展就指日可待。不过,对于校车行业来说似乎还有些不足。具体来讲,笔者认为校车安全尚欠三股东风。
其一,政策风。众所周知,作为商用车行业的分支,专用校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政策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校车安全条例、校车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备受关注的重要原因。尽管现阶段相关部门在政策导向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相继出台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和《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但围绕政策法规产生的纷争不在少数,说明政策环境在构建过程中就存有不和谐因素,而这将给未来的政策法规实施过程埋下隐患。
与此同时,政策能否给力,还在于是否平稳落地。在国内,政策落实普遍有滞后期,也就是说,一项利好政策要想在短期内发挥出引导作用,大致会出现两种情况:走弯路;抄近路。无论走哪条路,对校车安全来说都谈不上利好。更为关键的是,一旦政策最终成型并予以执行,基本上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也会出现抓住主要矛盾却又激化次要矛盾的现象,这将给校车安全带来难以预见的后遗症。
其二,认知风。尽管现在谁都能对专用校车和校车安全发表意见,但真正立足全局、从行业实际诉求出发的并不多见。的确,校车安全已经上升到全民高度,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对其都有了充分认知。两方面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在校车安全的贯彻实施方面,统一认知很有必要被高度重视。之所以这么说,原因有二。首先,只有全社会的关注建立在正确的认知上,才不至于“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也不至于出现七嘴八舌乱指挥的情况。其次,普及对校车安全体系的正确认知,有利于让公众发挥出最大的监督效用,而这一点对于和社会生活更为贴近的校车安全而言,无疑有重大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童、家长认知到安全校车的特征,认知到校车运营的模式,利于他们主动选择更安全的产品与模式,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三,协调风。作为产业来说,校车和其他品类的商用车有着诸多不同,特别是其承运人员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其具备了超越一般车型的社会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尽管专用校车市场蕴含着高达千亿元的市场规模,但生产企业不能简单地为追求在大盘子里抢到多大份额而喋喋不休。更何况,目前校车产业还未形成规模优势,其潜在空间主要是预估而来,尚没有真正放量。如果在此时就展开过度竞争,只能说明企业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不够协调一致,而这注定会影响发展质量。长期以来,国内商用车企业在协调作战方面的有益尝试不多,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上可见一斑,各企业如若做到协调共赢,势必会事半功倍。
事实上,校车安全所欠缺的三股“东风”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的“集团军”。而且,对于商用车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言,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只不过,校车安全的社会关注度使其具备了先行一步的可能,其成败与否也将印证国内商用车行业是否真正步入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