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以此为契机,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和完善中国的校车制度,让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不再提心吊胆;一方面又能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这难道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一起事故和一纸新规,将中国汽车的两个细分市场的状况真实的予以了再现和对比,而带给人们的,却是沉痛的思考。
11月16日,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幼儿园接送校车被撞,事故已经造成20人死亡,其中两名成人(校车司机和幼儿园教师),其余18人均为幼儿。另有44名幼儿受伤。而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之中,据目击者称校车存在严重超载情况。
仅仅两天之后的1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中 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日出台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明确要求党政机关采购的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轿车扣除财政补助后价格不超过18万元。
看似毫无关联的两则消息,却无意透露了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在汽车消费领域财政投入的区别对待。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的严重不平衡,不少乡村小学或幼儿园被撤并,成立乡镇中心小学和幼儿园,成千上万的孩子上学成了一段漫长的苦旅。
鉴于教育投入不足甚至被挤占挪用现象严重,不少违规校车便纷纷上路,不仅司机没有经过正规培训,车辆质量问题严重,超载现象更是司空见惯,加上监管制度、能力的缺失,不少孩子的性命便被当成试错的筹码。
此外,依据国际惯例,校车投入属于民生开支,政府充当投入主体责无旁贷。以美国为例,联邦政府承担了50%以上的采购费用,其余由学校和社区公民分担。而对比中国的现实是,部分地方政府对此却显得无比吝啬。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将这项工作简单地推卸给缺乏资质、唯利是图的民间机构,日常又疏于管理,致使大批违规校车带病行驶。
另一方面,一则数据显示了另一个细分市场的火热。据海关的统计,去年中国进口各类汽车81.36万辆,同比增93.3%,累计进口金额306.40亿美元,同比增99.7%。而去年政府采购汽车金额攀升至800亿元,占总采购规模的14%,平均年增速超100亿元。
虽然不能将两个事实简单类比,但即使在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公车治理力度的情况下,在不少地区甚至是国家级贫困县,超标购车等违规行为时有发生,“豪华公务车”更是频频被媒体和网友曝光。于是,两相对照,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中国发生:豪华公车伴着危险校车满街跑,校车还得随时准备着为特权车让道。
同样是在甘肃的校车事故发生之后,有网友更是贴出了美国在校车上的投入与规定与国内做对比,悍马与美国校车相撞之后的强烈冲击图片更是引发了热议。据悉,美国各州要具体负责校车的拨款、执法、监督等各项事务,同时也会出台更为细致的校车生产标准。目前,有超过500项校车法规被各州记录在册,这几乎使得校车每一个零件在生产时,都具有远高于普通车辆的安全性能。美国的校车,也因此有着“武装到牙齿”的说法。同时,各州每年都要开会专门就校车进行讨论,每5年开一次全国性会议。
事实上,在中国,并不缺乏与美国同样水准的校车产品。此前,宇通客车一直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旗下的校车产品。在宇通客车的官方网站上,也能看得到数十种校车产品,而这些产品的质量,丝毫不亚于国际品牌。因此,有媒体评论便指出,彻底解决中国校车困境不仅是投入问题,更是责任问题,良知问题;是愿不愿意听中央指示部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而在校车事故发生之后颁布的公车制度改革,则让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能以此为契机,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和完善中国的校车制度,让民族的未来与希望不再提心吊胆;一方面又能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做大一个市场,这难道不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