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对公路保护进行规范的行政法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对治超祭出重拳。在其实施的近三个月时间里,各地在贯彻执行过程中,都推出了哪些具体措施,其效果究竟如何?近日,记者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采访。
结果发现,在这一轮力度空前的治超“战役”中,各地可谓“软硬件”齐上阵,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查超不严、以罚为主等不规范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使《条例》的实施效果被打了折扣。
据了解,自7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分别采取了24小时查超、百日治理、源头治理等不同形式的治超举措。收集到的信息显示,目前全国有一半以上的省份都明确了“百日治理”的实施计划,治理时间多则三个月,少则一个月。而为了强化源头治理,山西、青海、黑龙江和安徽等地,还派路政人员进驻货运源头企业,对其超载情况进行监督和把控。黑龙江还针对超载的单位,提出了责令改正以及罚款的举措。
在相关人士看来,上述举措在短期内对于控制超载现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治超的长期执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硬件的建设。长江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张乐就认为,与“软件”措施相比,“硬件”的建设状况,代表了地方政府长期查超和治超的力度和决心。
目前,山西、陕西、黑龙江等地纷纷加大了治超的硬件配置力度,在治超站建设,超载率测定、超载信息联网等方面投入很大。其中,查超力度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山西已经率先大面积使用了不停车检测系统。黑龙江、江苏、上海和河南等地也开始小范围采用。“不停车检测设备的介入,是严格查超的重要标志,下一阶段各地不停车查超站的建设情况,也可以反映出各地实际的查超力度。虽然目前系统的大面积装配受到地方财政资金的约束,但从长期来看,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是一种必然趋势,而这有助于治超走向常态化。”张乐说。
他表示,从目前各地采取的措施来看,总体上还算得力。但他也坦言,因为部分地区推出的治理举措,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实施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一些地区受制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无法大范围查超,导致治超不严格;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地方不断加大对超载车辆的处罚力度,如郑州每查处一辆罚款3 万元,北京对超载车辆的罚款也提高到了3~4 倍,但《条例》中最具威慑力的措施——连续超载3 次吊销营业执照仍未真正得到执行,这使得以罚为主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而这些问题也有待于在下一步的治超工作中逐步完善和解决。
由于《条例》的实施,对重卡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其后续的实施力度和状况,也受到了重卡行业人士的普遍关注。通过与业内专家及经销商的交流,记者发现,《条例》实施后,物流用车订单80%左右是轻量化的产品,效率型的单级减速后桥产品的比重也继续上升。目前,轻量化物流重卡订单的比重已经持续两个月处于高位,而自卸车的轻量化也成为业内的热门话题。
“订单结构的重大变化,是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将会对未来重卡的市场格局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接下来,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的行业换车需求,也极有可能成为拉动重卡市场进一步回暖的重要力量。”张乐认为,8月份重卡订单较7 月增加了近20%,而9月份的整体增速则有望与8 月持平。与此同时,随着库存量的持续下降,重卡行业企稳回暖的迹象也将会更加明显。